This website requires JavaScript.
    arrow right
    arrow right
    關閉

    專訪耀中耀華學術提升主管:以專業和關懷,助力每位學子圓夢未來

    新聞

    2025 年 09 月 09 日

    11 : 04

    隨著2024至2025學年IB、AS/A Level及IGCSE考試成績陸續揭曉,我們由衷地為同學們取得的成果感到自豪——無論是中文與數學等科目的出色表現,還是藝術領域的穩步提升。

     

    這些成績的背後,凝聚著耀中、耀華各校教師、學生支持團隊及學校領導的全心投入。正是憑借多方協作,我們才能夠為每一位學子提供成長過程中所需的全面引導和有力支持。

     

    2025-2026新學年伊始,我們邀請到耀中耀華學術提升主管(中學部)Deborah McNally女士進行專訪。McNally女士主要負責與各校區中學部協作,分析考試數據、優化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實踐,並支持中層領導者推進課程發展。

    在本次訪談中,McNally女士不僅回顧了上一學年各類考試的亮點,也詳細闡釋了耀中耀華個性化支持系統如何助力學生取得成功。她還分享了如何在堅持學術高標準的同時,切實保障學生的身心健康,並為學生及家長提供了培養關鍵學習能力的實用建議。

    • Q1: 您如何評價2024-2025學年耀中耀華學生在IB、AS/A Level和IGCSE考試中的整體表現?

      總體而言,我們的考試成績值得慶賀。這屆學生——尤其是IB和A Level考生——在進入最關鍵的學習階段時遭遇疫情挑戰,面臨韌性減弱、動力不足等綜合問題。然而,在教師團隊、學生支持老師及學校領導的共同努力下,他們在多個學科領域中取得了遠高於全球平均水平的優異成績。

       

      一如既往,中文(包括母語與二語習得)依舊是我們的強勢學科。許多學生提前一年參加A Level中文考試,從而能夠在畢業學年集中精力攻讀另外三門A Level課程。數學學科同樣表現突出,既體現了高質量的教學,也反映出學生積極向上的學習心態。值得強調的是,盡管部分學生提前一至兩年參加IGCSE和AS/A Level考試(IB學生不適用該機製),他們依然獲得了優異的成績。我們在所有藝術類科目中持續保持優勢,這些成績離不開師生在課堂之外的大量付出,他們所展現的專註與奉獻精神尤為可貴。此外,在數字媒體、體育與健康等非傳統學科中,我們也看到了越來越出色的表現。

       

      在所有成就背後,教師們的專業投入、深厚的知識儲備以及持續的支持,是學生取得成功的關鍵。我尤其想強調師生關系的重要性——只有當學生真切感受到老師的關懷時,他們才能真正發揮出自己的最佳水平。

    • Q2: 我們為學生提供了哪些個性化支持體系?

      每所學校都建立了密切的學業輔導體系。我們持續跟蹤每位學生的學術表現和身心成長,助力他們充分發掘自身潛力。每個學期都會收集學習數據並核查進度,確保與初期診斷測試的基準保持一致。一旦發現學生遇到困難或出現退步,學校便會邀請學生及家長共同面談,商討製定個性化支持方案,幫助他們重回正軌。所有校區在考前都會提供額外的復習課程,大多數學校還設有由教師和中層領導帶領的學習及作業輔導小組。此外,所有學科教師均會為學生提供所需的一對一專項指導。

       

      不僅如此,各年級組長以及IB、A Level和IGCSE課程主任也會通力協作,引導學生掌握高效的學習方法。但我們深知,教育遠不止於數據——真正將耀中耀華旗下各校緊密聯結在一起的,是對學生始終如一、無微不至的關懷。每次走進中學部,我總會被學生們身上洋溢的幸福感深深打動。他們流露出的歸屬感與自信心,是我職業生涯中在其他學校鮮少見到的。

    • Q3: 2025-2026學年,我們在確保教學質量方面的核心重點是什麽?

      本學年的工作重點是全面推行《耀中耀華高質量教與學框架》。該框架的核心在於倡導所有教學都應追求卓越品質。我們將始終以學生為每一次學習體驗的中心,依托機構提供的理念支持和實踐資源,精心設計與開展優質課程。我們的教師匯聚了全球多元的教育智慧,並將其與對耀中耀華使命、理念及實踐的深入理解相融合。我們相信,這一切將共同助力課堂持續煥發活力,助力學生茁壯成長。

    • Q4: 在耀中耀華,我們如何平衡高學術期望與學生福祉及韌性培養?

      關鍵在於真正了解學生的現有水平與發展潛力。每學年伊始,中學部學生會與教師一同製定目標成績。通過這種方式,教師能夠清楚學生的自我期許,並為他們提供有針對性的反饋和達成路徑的建議。為了幫助學生保持韌性,在整個學年中教師會與學生不斷進行討論,對目標成績進行動態調整。教師亦會協助學生合理管理預期,並提供如何避免過度疲勞的建議。通過對目標及其實現途徑保持公開、透明的溝通,學生能夠設定切實可行的階段目標,並持續反思自己的進步。

    • Q5: 您最想給學生和家長的一條建議是什麽?

      我建議學生和家長更多地關註學習方法的培養,而不是僅僅關註單元測驗、期末考試或某次考試後的分數與等級。如果學生能夠真正掌握我們所重視的學習能力——例如自我管理、積極心態與抗挫折能力、團隊協作和責任感——那麽他們的學業表現自然也會隨之提升。即便短期內成績沒有明顯進步,這些紮實的能力也必將在他們未來的學術道路和職業發展中,成為最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