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新聞
新聞
2025 年 08 月 08 日
10 : 36
"伯恩斯坦的《圓舞曲》。"
在北京耀中畢業典禮前夕的採訪中,我們請畢業生劉雨霖用一首曲子形容自己當下的心境。他沉思片刻後給出了上述的回答。
倫納德·伯恩斯坦,這位美國著名指揮家、作曲家和鋼琴家,在《圓舞曲》中大膽地用不規則的7/8拍取代傳統的3/4拍圓舞曲節奏,展現了對古典形式的顛覆性創新。
"這部作品的創作手法雖不同尋常,卻格外動聽。就像在嘗試用全新的方式演繹古老的主題。而我始終渴望開闢新的道路,探索新的表達方式," 劉雨霖說道。
巧合的是,《圓舞曲》是伯恩斯坦為慶祝波士頓交響樂團成立100週年而創作的《嬉遊曲》的第二章節,而劉雨霖即將前往波士頓學院深造經濟與音樂雙學位。
劉雨霖從小就喜歡音樂。小學階段,他便經常登台表演,積累了豐富的歌唱、鋼琴及單簧管演奏經驗。2019年,他和父母到北京耀中探校時,校園裡無處不在的藝術氣息吸引了他——"走廊裡經常能聽到小提琴的聲音",這讓他決定在這裡度過自己的中學時光。
在進入北京耀中以前,劉雨霖和國內許多學習音樂的孩子一樣,將精力集中在練習莫札特、貝多芬這些大師們創作的高難度曲目上。在表演藝術部主管Gordon Robb老師的課堂上,他的耳朵第一次被"不尋常"的音樂叫醒。
"有一節音樂課讓我印象極為深刻。Robb老師放了Charles Ives的The Unanswered Question,那是一首極具現代風格的作品。我當時完全被震撼到了——以我當時的認知,那根本算不上音樂,因為充滿了不和諧音。小號發出的聲音聽起來非常非常怪異。"他回憶說,"就在那一刻,我突然意識到一個全新的音樂世界正在我面前展開,那就是現代音樂。從那時起,我開始嘗試欣賞這類音樂。"
他開始涉獵更多元的音樂流派,閱讀音樂或音樂家相關的書籍,與Robb老師討論當代音樂發展,並嘗試自己作曲。
![]() |
![]() |
畢業典禮上,劉雨霖和Robb老師同台演出
2019年是十分重要的一年。那一年,他同時被天津茱莉亞學院大學預科課程錄取。這一項目為藝術水準出眾的青少年提供綜合性的學院式預科教育。他於每週六往返於北京-天津之間,開始接受系統的單簧管演奏訓練。
進入科班學習後,他逐漸意識到,在專業的音樂訓練中,練習時長與進步幅度並不總是成正比。因為哪怕是最細微的動作偏差,也會對音色產生巨大影響——除了技巧本身的問題,甚至"運氣"也可能左右練習的效果。
"有時候,這真的會摧毀一個音樂家的自信,"他無奈地說,"即便每天苦練十幾個小時,結果仍可能不盡如人意。"
2023年,他在一次音樂比賽中失利,未能進入決賽。這次挫敗讓他一度想要暫停訓練,甚至考慮放棄。然而,老師和朋友們始終鼓勵他,邀請他一起演奏一些輕鬆有趣的曲目。正是在這樣的氛圍中,他逐漸找回了對音樂的熱情,也摸索出更適合自己的訓練方式。
"從音樂中學到的最重要的東西,往往不在音樂本身,而在音樂之外。"——他想起一位導師曾對他說的這句話。
![]() |
![]() |
在美國、日本等地參加音樂夏令營的經歷讓劉雨霖體驗到不同地域的音樂教育風格
對劉雨霖來說,真正讓他感受到音樂樂趣的,是加入一個木管五重奏室內樂團之後。此前,他的練習幾乎全部集中在單簧管獨奏上,日復一日地打磨指法和呼吸技巧。而在五重奏中,儘管團員們常因重音的位置爭執不休,可一旦演奏開始,他總能體會到一種強烈的歸屬感。
"當我的樂音與其他樂器的聲音交融時,我們創造出一種和諧的共鳴。那些音符水乳交融的瞬間實在很美妙。"他回憶道,"這讓我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是音樂共同體中的一部分。"
![]() |
![]() |
![]() |
![]() |
參與木管五重奏樂團演出
過去六年裡,音樂不僅加深了他與社會的聯結,更帶給他超越音樂本身的生命啟迪。
演奏時,劉雨霖總會在腦海中勾勒樂曲描繪的畫面,並努力將這份想像傳遞給觀眾。"音樂是我們的共通語言,能夠傳遞許多情感,"他解釋道,"我曾在戶外舞台參加公益演出,那種感覺很美妙。當人們欣賞我的音樂時,我正是在將快樂傳遞給每一位聽眾。"
這種對音樂社會價值的理解,部分源於Joseph W. Polisi《公民藝術家》一書的啟發。這位茱莉亞音樂學院前任校長在書中強調:藝術家應當是人類價值觀的傳遞者。
![]() |
![]() |
左:代表北京耀中參加美國商會活動演出
右:劉雨霖主持的校內播客The Pulse
在校期間,劉雨霖的音樂實踐豐富多彩:連續五年參與學校音樂劇演奏,創辦並主持校內首個藝術資訊播客The Pulse,多次代表學校參加校外文藝演出。而最讓他自豪的,是在北京耀中初中部發起的才藝秀——過去兩年間,這個活動已成功舉辦了五屆。
"北京耀中是一個小而溫暖的集體,大家關係很緊密,但我覺得我們需要更多音樂類的展示機會,讓不同人的才華得到展示。於是我策劃了才藝秀。有些同學性格比較內向,不太習慣公開表演,我就鼓勵他們勇敢登台,展現自己的才能,"他說。
舉辦才藝秀從來不是一件輕鬆的事。在表演臨近的日子裡,總會有那麼一兩位參與者突然怯場,這時他必須立即與他們溝通,緩解他們的緊張情緒。到了才藝秀當天,又常常會遇到表演時長超出預期或不足的情況,這需要他臨時調整節目安排。音樂本是一門聆聽的藝術,而通過組織這些才藝秀,他培養出了傾聽不同聲音的敏銳能力。
劉雨霖和Robb老師的對談視頻
採訪接近尾聲時,當被問及最崇拜的音樂家,劉雨霖提到了另一位以顛覆傳統著稱的作曲家——伊戈爾·斯特拉文斯基。1913年,斯特拉文斯基的芭蕾舞劇《春之祭》在巴黎首演,因其粗獷的節奏和刺耳的不和諧音引發觀眾一片噓聲。
"但他不懼失敗,也不在乎他人評價,而是堅定地追隨內心,最終開創了自己的音樂世界,"劉雨霖由衷讚嘆道。
劉雨霖相信,音樂將永遠是自己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即將開始的波士頓求學之旅中,他期待探索經濟學與音樂結合的新可能,更希望這段新的學習經歷能激發更豐富的音樂感知力和創造力。雖然四年後的未來難以預測,但這位年輕音樂人的目光,已然堅定地望向前方。
劉雨霖的成長歷程展現了音樂教育如何塑造學生的藝術素養和領導能力。對於希望發掘自身創意潛能的學生,北京耀中的聯課活動提供了豐富多樣的平台,讓每個學生都能在藝術和其他領域找到屬於自己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