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媒體報導
媒體報導
2025 年 10 月 20 日
16 : 33
2025年10月10日,耀中耀華教育網絡(以下簡稱「耀中耀華」)全球校區共同慶祝一年一度的「楚珩日」,以紀念創辦人曾楚珩對教育事業的貢獻。同日,北京耀中國際學校(以下簡稱「北京耀中」)和耀華國際教育學校上海臨港校區(以下簡稱「上海耀華臨港校區」)也分別迎來建校30周年和創校10周年的裏程碑時刻。
秋雨初霽,在北京耀中師生、校友與各界嘉賓齊聚一堂慶祝建校30周年。校園內處處洋溢著歡慶的氛圍,活動莊重而溫馨。與此同時,上海耀華臨港校區也迎來創校10周年的重要時刻。耀中耀華教育網絡全球校區線上線下聯動,共同見證這一意義非凡的日子。
93年來,耀中耀華始終秉持中西融合的辦學理念,將科技、文藝與仁愛教育相結合,致力於培養兼具國際競爭力與社會責任感的未來人才。這一理念已深深根植於耀中耀華的育人文化和事業發展之中,成為推動其不斷前行的核心動力。
當天,北京耀中校園精心裝點,彩旗與鮮花交相輝映。中國籍校長與外籍校長並肩而立,於校門處親切迎候各界嘉賓——這一「雙校長」辦學模式是該校30年前在北京地區率先引入的,如今已成為國際化教育創新實踐方面的範例。以「三十周年時光通道」為主題的展板長廊,則展現了學校從篳路藍縷的初創時期到今日輝煌的發展歷程。經過30年的深耕細作,北京耀中不僅校園文化多元,還匯聚來自全球超過45個國家和地區的學生,構建了一個充滿活力的跨文化社群。
在慶典儀式上,耀中耀華行政總裁兼校監陳保琼博士回顧了北京耀中30年的發展歷程以及上海耀華臨港校區10年來的成長軌跡。她特別提到,2015年,上海耀華臨港校區在對原政府用樓創造性改造的基礎上誕生,成為臨港新片區首所國際教育學校,後經過10年發展,打造出一座融合傳統底蘊與創新精神的現代化校園。
陳保琼博士強調:「教育的核心是信任。我們始終以高標準響應教育強國建設,並贏得遍布全球學生家庭的信賴。」她表示,面對全球教育變局,耀中耀華將持續創新,通過與中國科學院、牛津大學等知名機構學府合作,不斷提升學生學習體驗;同時,積極拓展學生升學路徑,不斷深化與全球高校及各產業的合作。「2025年,我們新增了香港中學文憑(HKDSE)作為高中階段的課程選擇,進一步豐富學生的升學選項。」
耀中耀華副行政總裁(K-12教育)陳昕生博士在致辭時回顧道,30年前,北京耀中在「與科技結盟、與文藝結盟、與仁愛結盟」的使命中奠基,這一由創辦人曾楚珩女士確立的「三結盟」理念深刻融入課程體系與社區品格的塑造之中。她表示:「從與中國科學院、牛津大學合作推動人工智能教育,到師生原創音樂劇《木蘭詩》通過現代藝術手法重新詮釋傳統故事,展現跨文化的創造力;從『耀中齊共鳴』計劃引領學生關愛聽障兒童,到校友在全球各領域傳承學校所倡導的價值觀——這一切皆源於教育者對初心的堅守。」
在2025年升學季中,耀中耀華學子在IB、AS/A Level及IGCSE等國際考試中成績優異,多人被牛津大學、劍橋大學、英國G5高校及美國多所頂尖文理學院錄取。在國家推進高水平教育對外開放的政策導向下,學校新開設香港中學文憑(HKDSE)課程,進一步豐富了學生的升學選擇。
在高等教育領域,耀中耀華旗下耀中幼教學院,作為中國香港首家提供學位教師教育深造文憑(幼兒教育)與教育學碩士課程的私立高等教育院校,迎來首屆學生,並為提升教育包容性新設中文授課碩士項目。該校校長李敬廉教授、副校長(學術)鄭誌強教授入選斯坦福大學2025年度「全球頂尖前2%被引科學家」榜單,彰顯了在全球的學術影響力。
93周年是耀中耀華發展歷程中的裏程碑,也為機構邁向百年教育使命奠定新基礎。目前,耀中耀華全球校友已超3萬人。學校表示,立足中國、面向世界,耀中耀華將堅守育人初心,持續深耕中國市場,完善現代化教育服務體系,推動各校區協同高質量發展,為培養具備全球競爭力的優秀人才提供創新性支持,為中國教育事業的現代化和國際化進程貢獻更大力量。
1932年,曾楚珩在中國香港創立了第一所耀中學校及幼稚園。上世紀70年代,其女陳保琼博士學成回港繼承母誌,努力讓耀中為學生提供最優質的雙語教育。上世紀90年代,耀中來到上海、北京為內地的外籍人士開辦學校。其後,陳保琼博士與丈夫葉國華教授創立耀中耀華教育網絡,培養中外學生走向國際舞台。
如今,耀中耀華融合中西文化精粹,以培育具有競爭力和同理心的全球化人才為使命,提供從嬰幼兒至高等教育的全學段服務。其教育網絡遍布中國香港、北京、上海、廣州、重慶、青島、煙台、浙江桐鄉,以及美國矽谷和英國薩默塞特,每年為全球逾1.2萬名師生提供優質教育及發展機會。
機構在提供優質教育的同時,積極踐行社會責任。據悉,耀中幼教學院將於2025年11月30日舉辦年度「恐龍慈善跑」公益活動,為幼教學子獎學金及有需要的家庭籌集善款,寓教於樂,持續回饋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