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website requires JavaScript.
    arrow right
    arrow right
    關閉

    與文藝結盟|香港耀中中國舞隊的故事

    新聞

    2023 年 03 月 31 日

    19 : 09

    • 耀中耀華教育網絡使用“三結盟”——“與科學結盟”、“與文藝結盟”及“與仁愛結盟”為使命,以團結我們的社區。為實踐使命,耀中耀華舉辦及參與各種校內外精彩活動,為學生提供多元機會,達至全人發展。在眾多文藝形式裡,中國舞是我們重視的項目之一。

       

      香港耀中的中國舞蹈隊分為小學及中學兩個組別,由司徒美燕及許麗容老師帶領。兩位老師自1993年起在學校任教,從幼兒教育的律動課到中小學的中國舞及語藝的芭蕾舞課都是她們一手包辦,每年帶著學生參與各項舞蹈表演和比賽,包括開放日、畢業典禮及運動會開幕式等。

       

      談到“與文藝結盟”的意義,兩位老師不忘感謝學校對文化藝術的重視,認為生活能與文藝結盟是一種素質的提升,幫助學生找到無限可能性,無論是畫作、音樂、文學或舞蹈都能給人以精神上的滿足及享受。學生往往因鑽研自己喜歡的藝術而勤加練習,培養出堅毅不屈的精神。在科技普及的世代,藝術的美學和心靈上的陶冶及修養是最好的調和劑,其真善美的情操對學生的成長有很大的幫助。

       

      文化藝術向來被認為是“課外活動”,但是要在全球競爭中脫穎而出,要的正是科學和文藝知識並駕齊驅,將兩者融入生活,兼具仁愛品格。接受過舞蹈訓練的學生具備的是刻苦和麵對困難的毅力,以及對美學的獨特見解,讓她們不僅考進心儀大學,更找到自己的志向和目標,勇往直前。

       

      兩位13年級生鄭彩婷及黃明鈺是中國舞蹈隊的資深隊員,從3歲學習中國舞的鄭彩婷,認為舞蹈隊的魅力在隊員對舞蹈的熱誠,令團隊更有凝聚力,這一切都是成就她們在比賽中勇奪優等獎的重要元素。黃明鈺從3年級便加入舞蹈隊,當年的她被舞蹈隊的表演深深吸引,色彩斑斕的舞衣隨舞者舞姿搖曳的畫面,深深烙印在腦海裡。團隊盡善盡美、學習、排演的歡樂氣氛及導師和隊友們的支持,給她源源不絕的動力。

       

      多年來的習舞經驗對兩位學生各有不同的影響,她們各自對舞蹈的感受不盡相同。 “舞蹈是肢體的展示也是內心情緒的表達方式,”鄭彩婷如是說。在跳舞的過程中她可以在各種背景中沉浸體驗並抒發情感,而中國舞所講求的肢體靈活和柔韌性也磨練了她的意志。

       

      回首自小學至今踏上的舞蹈旅途,黃明鈺對舞蹈的學習動力、欣賞及熱忱有增無減。她在小學時候十分仰慕隊員和導師的非凡舞技,希望有天能夠達到她們的水平。雖然她謙虛地說現在的舞技不能與前輩並駕齊驅,但她總是力求完美,為舞蹈傾盡所有。

       

      中國舞也成為黃明鈺人生成長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她變得比以往更力爭上游,既能獨當一面,又能與團隊緊密合作,經年累月的對外比賽和表演經驗增強了她的自信心。作為往屆6年級兼現屆中國舞蹈隊隊長的她,此重任大大提升領導才能和責任心。

       

      中國舞奠基於五千年的文化歷史,是一門承載著傳統美學的藝術,在歷代民間、宮廷、古老戲曲流傳,形成獨特的“身法”和“身韻”。兩位學生認為,學習中國舞對中國歷史認知有一定程度的幫助。鄭彩婷表示:“中國舞讓我學習到中國不同朝代的風格典範,像是今年的水袖舞,便讓我了解唐代舞蹈柔中帶剛的特色。”黃明鈺有感中國舞蹈在編排背後總有其歷史故事,代表著部分中國傳統文化。深入理解舞蹈的歷史足蹟有助於改善舞姿和技巧。

       

      耀中中國舞隊在比賽中屢創佳績,今年中學及高小獲得最高獎項——優異獎,低小也取得甲級獎,成績令人鼓舞。

       

      然而,舞蹈隊成功的背後並非一帆風順,中國舞蹈隊面對的,除了疫情的限制,還有時間配合。她們跳的群舞需要所有人的配合,達到最佳的表演效果。可是隊員擁有的時間不多,排練時間緊迫,擔當的表演部分不同,兩位老師分身不暇,需要她們自發把握空檔練習,熟練每個動作細節。

       

      司徒老師和許老師會在教授新舞曲時,先講解整首舞曲動作,再細心調整技巧和舞姿細節。同時把隊員分成小組,改善特定隊員的舞姿,提升整體表現。老師們看到伸展有困難的隊員,會安排伸展課及技巧課,與隊員一起克服困難。即使疫情嚴峻時期,她們也數次以在線視頻的形式排練,縱然不能親身授課,也能以分組教授模式,集中修正個別學生,讓大家跟上進度。

       

      雖說中國舞蹈隊經常參加外部比賽,但兩位老師一致認為,享受過程為首,獎項其次重要。 “不要害怕失敗,無人完美,就是不懂才要學習,”司徒老師道。

       

      中國舞為我們帶來的不僅是優雅曼妙的舞姿,還是傳統文化與歷史的象徵,更豐富了學生的高尚情操,讓文化跨越時空、地域,把藝術融入我們的生活之中。科學、文藝及仁愛品格並不是獨立的個體,它們相輔相成,三者缺一不可,正如提出“三結盟”理念的羅馬俱樂部的成員之一拉茲洛(Ervin Laszlo)在1989年出版《人類的內在限度》(The Inner Limits of Mankind)的重要建議裡提到:

       

      “科學技術需要與偉大宗教的永恆智慧以及偉大的藝術家和人道主義者的永恆智慧結合才能完善,因為人和社會不僅是,而且將永遠不僅是科學‘事實’的組合。”